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章、时快时慢之象,可见于气血严重消耗,病情危笃之候。《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乍疏乍数曰死。”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胡颓子叶之简称,详该条。
即齿龈。详牙龈条。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
病证名。指痰积中脘所致的发热。《金匮翼·痰积发热》:“其脉弦滑,其证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活人书所谓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参见发热、痰症发热等条。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三棱针。《灵枢·九针论》:“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是一种体呈圆柱,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的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油桐子,详该条。
【介绍】:见丁福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