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吕之一。详六律、六吕条。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和治疗原则,故名。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圈。见该条。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斑痧,头眩眼花,恶心呕吐,身有紫斑,痧在血肉,急用刮放。迟则渐入于里,必生变症。”宜清凉至宝饮等方。参见痧条。
【生卒】:1904~1981【介绍】:原名其升。广东梅县人。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曾任国史馆医事顾问。抗战期间在故乡设平民医院,并聘名中医驻诊。曾主持中西医医药研究社广州分社,后至香港行医。196
见《四川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桐叶,详该条。
【生卒】:六世纪【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思祖。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当过中散令、太医令等官职。曾汇集一百多人共同辑集《药方》一百多卷行世,已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关元,见该条。
见杨志一《生育问题》。指生殖器发育畸形者。即雌雄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