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旋复

猜你喜欢

  • 气高

    证名。指胸满气喘不平。《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上盛可由病邪壅阻,致肺气胀满,亦可由真阳不固而上浮,见下虚上盛之证。《素问·脉解篇》:“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

  • 夏鼎

    【介绍】:清代医生。字禹铸,安徽贵池人。长于小儿推拿术,对前人所述小儿三十二种惊风及指纹,进行了从繁到简的整理。著有《幼科铁镜》(1695年刊行),后世小儿推拿医生,多宗其法。

  • 伤酒吐血

    病证名。见《医钞类编》卷七。《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酒性大热,最易伤胃,胃气不守,乱于胸中,中焦之血,不布于经络,因热射肺而为咳逆,

  • 迎风热泪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不论何时何风,见之则流热泪频频,原由肝胆肾水津液不足,窍虚不密,而风邪引出其泪也。”

  • 千金五味子汤

    见《类证治裁》卷二。即五味子汤第一方。见五味子汤条。

  • 锁子骨

    骨名。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又名柱骨。参见柱骨条。

  • 寒乳

    乳母因寒哺乳,令儿致病。因母形寒饮冷,乳气虚寒,儿饮其寒乳,导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故其症腹泻奶片不化,或便青而啼(《证治准绳》)。

  • 许澄

    【生卒】:六世纪【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三卷。

  • 内托

    又称托法。用内服药治疗疮疡的三大治法之一。是运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方法。①托毒透脓法。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尚未溃破者,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片、白芷、皂

  • 臂骱落出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