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千金拔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橘络,详该条。
病名。新生儿硬肿症,与肉硬相近似。以皮肤硬肿、冷、紫暗、舌质紫,口鼻流出血水为特点。其发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元阳虚弱,寒凝经络,气滞血瘀为多。常见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寒冷季节发病较高,亦有少数因外感邪热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走马喉风。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天台(今浙江天台)人。撰《药书》10卷,已佚。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鱼鳖金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凌云条。
即泄泻。《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类经》卷五:“脾肾虚寒,故为后泄。”详泄泻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黑皰、乱疔、满天星、满天星疔、肾疔。十三丁之一。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周赤色,初生少,其头逐日增多,数越多,证情越重,若满三十六则危。宜早治,治疗参见疔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