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憺漪(yī 衣)
【介绍】:
见汪淇条。
【介绍】:
见汪淇条。
运气术语。十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十。阳干气刚,故名。见《素问·刺法论》。
证名。一作清脓血。指大便下脓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详便脓血、脓血痢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舌诊著作。2卷。清·梁玉瑜传,陶保廉录。书成于1894年。据本书凡例记载:“四川万县王文选所刻《活人心法》四册,内有《舌鉴》。据云:合张(登)氏一百二十舌,《薛氏医案》三十六舌,梁邑段正谊瘟疫十三舌,
①指胃的生理功能。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②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③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素问·玉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两手上举过顶,足尖着地,十指用力张开,然后两手左右分开而下,足跟着地,再推手向前,用力握拳后收回至两腰部。《易筋经》:“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息调匀,目
烁,销蚀。指正气为邪气所消烁。《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
【介绍】:见王宏翰条。
即瘟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阴司天之政,……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详瘟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