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益智仁、茯苓、白术、白蔹、炒栀子、白芍药。治小儿睡中遗尿属实热者。若挟寒者,去栀子,加山茱萸、巴戟天、干姜。
见《滇南本草》。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明医杂著》。即二便色白。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审视瑶函》。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即传道廓。详该条。
丛书。清·许豫和撰。刊于1785年。七种中除《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释外,其他有《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篇》、《小儿诸热辨》及《橡村治验》六种均为作者
见《本草便读》。即三七,详该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见本草图经条。
即阴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