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
脉象之一。又称极脉。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脉诀汇辨》:“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见于急性热病,虚损劳伤者,多是危重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痈疽论》一卷,已佚。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病证名。出《脉经》。指妇女血崩所下的液体色黄者。治宜健脾除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黄柏、乌贼骨。参见崩漏条。
见龙树眼论条。
指喜乐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喜伤》:“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浮于外,经脉弛纵,建极汤主之。”参见喜笑不休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