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妇女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两虚,虚不固摄的病机。症见崩漏、流产、带下等。参见冲任损伤条。
证名。指腹胁部结块坚硬可以触及者。即癥积之属。明·万全《保命歌括》:“大抵积块者,皆一物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盘,按之坚硬也。”治宜行气活血,除痰消积。方如膈下逐瘀汤,或用海石、三棱、莪术、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曲骨,见该条。
【介绍】:见韩文海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三。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或外湿浸内蕴酿成毒而致。证见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阴囊红肿热痛。因其睾丸不肿大,故可与子痈鉴别。初起宜清利湿热,服清肝利湿汤;已成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桑椹,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