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瀛洲学士汤

瀛洲学士汤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乳香、没药防风各八分,川芎白芷薄荷各七分,栀子陈皮赤芍药天花粉皂角刺当归穿山甲各一钱,贝母金银花各一钱五分,甘草木通各五分,黄连四分。加灯心二十寸,竹叶十片,水煎服;木通、穿山甲初服一、二剂用,后剂减去;如火郁肺胃,清阳不升,加柴胡升麻各四分;凡初剂必加大黄,如老人加三钱,壮盛者加四至五钱,空腹服;利六、七次后,去大黄、木通、山甲,加桔梗牛蒡子。治喉痈喉蛾红肿不消,疼痛难忍,及一切痄腮颏痈疮毒阴疮疳疮未成脓者。

猜你喜欢

  • 龙树眼论

    书名。又名《龙树菩萨眼论》。简称《眼论》。1卷(又有3卷本)。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树菩萨”撰。书中记述了眼病的起因,及各种眼病的治法。特别是较详细地说明了针拨白内障的方法。原书已佚。其佚文可见

  • 心经热痰

    痰证之一。即热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见该条。

  • 痰浊

    痰湿系秽浊之邪。故称。

  • 沉脉

    脉象之一。脉位低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 ①①古通营,即营气。《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也。”②光华、润泽。《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③营养濡润。《灵枢·邪客》:“化以为血,以荣四末。”④显现。《素问·刺热论》:“

  • 早哺

    即下午,申时。《灵枢·病传》:“夏早晡。”

  • 地莓

    见《本草汇编》。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 苔垢

    ①即舌苔。②舌苔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 董奉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字君异。据古书载,他治病不取报酬,只求被治愈者在其门前种杏树,日久杏树成林。后世称颂医家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源于此。

  • 甘守津还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浊邪不化,而热伤气津,舌苔虽白厚而干燥,是胃中津液损伤之象,治宜先养津,后化浊。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清润药,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