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恶疰者,是恶毒之气也,人体虚者受之。毒气入于经络,遂流移心腹,其状往来击痛,痛不一处,故名恶疰也。”可用牛黄散、恶疰腹痛方等。参见尸疰、风疰等条。
见汤头歌诀续集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肩疽。见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实者泻之。对邪气亢盛、正气未虚的病证用攻逐泻下的方药或针刺泻法治疗。
【介绍】:即司马承桢。见该条。
见急救仙方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乾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宜先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