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指南
见痘疹正宗条。
见痘疹正宗条。
脏象著作,2卷。旧题汉华佗撰。主要收“明画图之象,明当脏之病,明五脏相入,明脏腑相入,明脏腑用药,明脏腑成败”等六方面内容。有图有论,文风古朴,颇多奇论。历代藏之内府,世罕见闻。明嘉靖间太医院判周兴国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又名臂膊。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②指上臂外侧。
出《濒湖集简方》。为无患子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红孩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患血崩症日久不止者。《世医得效方》卷十五:“梅饮子治血崩不止,盐梅七个烧灰为末,空心米饮服。又方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烧红秤锤淬酒下。”或用安冲汤、固冲汤等。参见血崩条。
【介绍】:隋代医生。僧人,又名释智宣。撰有《发背论》1卷,已佚。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指五脏宜用苦剂,六府宜用辛剂。《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联系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