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科大成

猜你喜欢

  • 本草类要

    见医学摘粹条。

  • 延年

    推拿穴位。出《幼科铁镜》。位于鼻梁骨高耸处,在山根穴与准头穴之间。《保赤推拿法·掐天庭穴至承浆穴法》:“延年在鼻高骨”。有开窍醒神,止抽搐等作用。用治外感风寒、惊厥等症。

  • 腰子

    肾的别名。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难经正义》:“两肾即两腰子,皆裹于脂膜之中。”

  • 湿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感受湿邪所致者。有寒湿痢与湿热痢之别。《时病论》卷三:“湿痢,有寒热之分焉。”亦指痢疾危证。《医学入门》卷四:“湿痢,腹胀,身重,下如豆汁,或赤黑混浊,危症也。”治疗可选用当归和血散、

  • 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

    见图注八十一难经条。

  • 徐道聪

    【介绍】:元末儿科医生。字士明。安徽休宁人。当时处于战乱中,小儿病惊死者甚多,道聪救活者以千计。其子杜真,精大方脉。

  • 增广大生要旨

    见大生要旨条。

  • 瀼(ráng 攘)泄

    古病名。又称滚泻。①指停饮积食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停蓄饮食,数日乃泻,腹胀者,名瀼泻。枳术丸、没食子丸;烦渴或兼呕者,钱氏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食少肠鸣,四肢困倦者,升阳除湿汤;日止夜泻者

  • 夭疽

    病名。①《灵枢·痈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液,前伤任脉,内熏肝肺”。②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左名夭疽,右名锐毒,俱属少阳胆经。多因情志内

  • 假海芋

    见《广州植物志》。为卜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