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衣法

痘衣法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二、三天,以达种痘之目的。一般在着衣九至十一天时始发热,为种痘已成,此法成功率低。若成功者,发热、出痘证候较缓,不致发生危险。

猜你喜欢

  • 三十度

    即三十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谓自始及终都是三十日有零。

  • 黄喇嘛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 胎病结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里热内结,大便不通,冲心腹胀,甚至脐突的证候。治宜通腑泻结之剂,如三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黄连、大黄、黄芩)。

  • 牙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牙根龈肉肿起,色紫,因其形似菌者故名。多由阳明火炽,血热气滞所致。症见牙根龈肉肿起如菌状,色紫或如木耳。《咽喉经验秘传》:“牙菌生于牙根,其状紫黑色如菌,此系火盛

  • 风毒痢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为风毒内袭于肠而致的急性痢疾。其症下痢,形如青草汁,或痢下物如鸡肝片。治宜疏风解毒。用白头翁汤加减。

  • 掌中热

    证名。指两手掌中有发热感觉。常为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灵枢·经脉》:“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 通木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宽三寸、厚二寸,长自腰起上过肩一寸许的木板,板的外面平整,向脊背的面刻成凹形,务与脊骨皮肉吻合,并按其长度划分五分:第一分自左、右两侧面斜钻各二孔;第三、四、五分,

  • 子母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

  • 白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商品之一种,详人参条。

  • 陈敬旦

    【介绍】:见陈景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