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痰包。详该条。
见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条。
①见《中药材手册》。即青风藤。②见《江西中药》。为爬山虎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见《伤寒明理论·腹满》。即燥矢。详该条。
①手阳明大肠经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也称大肠、大肠筋(《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能治泄泻,止痢疾。《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若治痢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惊痫,灸河口五十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此与阳明同也。”《类经图翼》:“按此当是手阳明阳溪之穴。”
见图注八十一难经条。
【介绍】:见邹志夔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为丹毒发于小腿部。证见红肿发亮,热痛如烧,不溃不烂,多在小腿肚之下。治宜用矿石灰化于缸内,次日水面上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二、三次;或以马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