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丹溪心法·咳逆》。即呃逆,详该条。
见《医垒元戎》。即参苏饮第一方。见参苏饮条。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蛇腹疔。证治见指疗条。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痈。”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复感外邪而发者。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古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因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
①热邪深陷血分的证候。表现为高热神昏、皮肤斑疹,或吐血、便血、衄血,舌色深绛或紫绛等症。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血分、重症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症。②泛指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复
指经常咳嗽的病人。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详咳嗽条。
即胞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