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皇甫中

皇甫中

【生卒】:十六世纪

【介绍】:

明代医家。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家世三代业医。他继承医业,更有发挥,参照《内经》等古典医籍,博采古方,引述宋、元迄明代名家之说,并有所变通,编成《明医指掌》一书,记述内科杂证、外科疮疡五官、妇产、小儿等科病证,有论有方,简明易懂,适于初学。另有《伤寒指掌》一书,已佚。

猜你喜欢

  • 张飞畴

    【介绍】:参见张倬条。

  • 胶圈套扎注射法

    痔结扎疗法之一。操作同单纯结扎法。但不用丝线,而是以血管钳将胶圈套扎于痔核基底,再注射内痔枯萎液。术后同单纯结扎法。

  • 唐维德

    【介绍】:见唐威源条。

  • 粥谱

    食疗著作。清·黄云鹄著。1卷。刊于1881年。本书共收载粥方247首,将粥分成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植药类、卉药类、动物类等,并简述了每一粥方的功用、主治,提出了粥疗的五大特点:“一省费、二味全、三

  • 蒸蒸发热

    证名。指内热炽盛,熏蒸于外。常为热聚阳明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论条辨》卷四:“蒸蒸,热气上行貌,言热自内腾达于外,犹蒸

  • 风沿烂眼

    病名。又名眼弦赤烂生虫、风沿烂。《证治准绳·杂病》:“丹溪云:风沿眼系上,膈有积热,自饮食中挟怒气而成。顽痰痞塞,浊气不降,清气不上升,由是火益炽而水益降,积而久也。眼沿因脓渍而肿,于中生细小虫丝,遂

  • 经行呕吐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呕吐、经来惯呕吐。指每值经期出现恶心呕吐,并伴随经期反复发作。多因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饮内阻、或伤于水饮所致。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劳逸无度,损伤脾胃、经行之际

  • 颤腰

    推拿方法名。病员俯卧,胸部及骨盆部用砂袋或枕头各垫高3~5寸,使腰部腾空,两个助手分别拉住两侧肩部及踝部作对抗牵拉,医生用两手掌重叠压在腰骶部进行快速颤压。常用于腰痛等症。

  • 郭仁普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撰有《拾遗候用深灵玄录》5卷,佚。

  • 肓之原

    十二经原穴之一。①气海穴部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素问·腹中论》:“肓之原在脐下。”马莳注:“肓之原出于脖胦,其穴一,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宛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