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阳亏损,不能温化水湿引起水肿的病机。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若肾阳虚弱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湿泛滥形成水肿。症见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腰痛痠重,畏寒肢冷
出《淮南子》。即龟版,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小便的别称,详尿条。
见《本草原始》。为胡芦巴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猴疳。新生儿臀部发红,重者蔓延全身,甚则皮肤发红,随即大片皮肤脱落。《保婴易知录》:“猴疳者,状如圆癣色红,从臀而起,渐及遍身,四周皮脱,中露赤肉,若猴之状,乃胎中毒邪,蓄于肾脏所发。”内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羊角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