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蒿草
见《岭南科学杂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科学杂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克用。柯城(今河南黄县附近)人。生平事迹未详,著有《注解药赋》等书。
见《江苏药材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犀角。用竹沥二合磨浓汁,量儿大小,分减服之,日三至四次。治小儿心热,惊悸。
书名。又名《灵素节要浅注》。12卷。清·陈念祖集注。刊于1865年。本书分类选辑《内经》原文,加以浅要注释,共分道生、脏象、经络、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诊、病机等12类。现有《陈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调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①指妊娠腹痛。②指妊娠妇女胃脘痛。徐灵胎《女科指要》:“妊娠心痛而风痰冷饮交结于胃之上口,名曰子痛。”
病证名。指呕吐因七情伤感、盛怒气逆所致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证治要诀》卷六:“气呕,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不食常饱,食则常气逆而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