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红土

猜你喜欢

  • 证治心传

    医论著作。明·袁班辑。约刊于崇祯年间。此书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心得,着重阐述辨证论治中的一系列问题。书中首论证治总纲,治病必详于望闻问切,明虚实、别标本,因人、因地、因时用药。袁氏并就治

  • 四棱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

  • 醋哮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 黑鱼

    见《日用本草》。即鳢鱼,详该条。

  • 过梁针

    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14个经验效穴。见《中医杂志》。即:①天灵:在腋窝前缘直上1寸,向内旁开0.5寸,垂膊取之。微向外针5~6寸。②腋灵:在腋窝前缘直上0.5寸,肌腱下缘处。针5~6寸。③屈委阳:在屈

  • 女科万金方

    书名。1卷。旧题宋·薛古愚撰,撰年不详。本书论述女科调经及胎产诸证,有歌诀、问答、论证及立方等内容。书中载有“东垣曰”字样,似非宋人所撰。现北京图书馆存明崇祯己巳(1629年)抄本。

  • 食积痰嗽

    病名。指食积或痰而致气上逆所引起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瓜蒌、罗卜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明医杂著》卷二:“食积成痰,痰气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积

  • 桑实

    出《说文》。即桑椹,详该条。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9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 不思食

    病证名。又名不嗜食。即食欲不振。《赤水玄珠》:“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非心下痞满而恶食也。”临床分虚、实两证。偏实者,多因乳食停滞,治宜消食化滞,用平胃散加减;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