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指小儿小便初下色黄赤,落地良久凝如白膏者(《幼幼集成》)。多因乳食伤脾,脾不散精,湿热内蕴,清浊相干,下注膀胱所致;亦有因肺脾气虚而产生的。脾伤湿蕴者,治宜健脾分利,用胃苓丸;
【介绍】:见崔嘉彦条。
病名。《医学纲目》卷十五:“挫喉、气不通者,以冷水徐灌之。”“挫者,摧也。”(《说文》)。损,折之义。泛指因屈仰或损伤所致的呼吸不利。
失,损失;正,正气。失正指由于治疗的失误而损伤正气。《素问·五常政大论》:“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病名。出《外科医方》。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即差经。详该条。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睥虚如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