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崩出痘

经崩出痘

病证名。指患经崩气血俱虚,而又继续发生痘疮。此时正不胜邪,宜用十全大补汤治之。若见痘色灰白平塌难发难胀者,则加熟附子一、二片,使里气充足,毒无停滞,服后饮食增进,痘形起胀者为顺,否则为逆。

猜你喜欢

  • 目闭

    指闭目不欲开。《灵枢·大惑论》:“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 足少阴之筋

    足少阴的经筋。《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

  • 妇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阳崩

    病名。热邪内扰,热伤冲任,导致崩下赤色,并见小腹疼痛,古称阳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四十二问:“受热而赤者,谓之阳崩。”宜用胶艾汤。

  • 覆盆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

  • 纪齐卿

    【介绍】:见纪天锡条。

  • 黑皮蛇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凉粉藤之别名,详该条。

  • 避(dùn 音遁)

    遁的异体字。详遁园医案条。

  • 双眼龙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 高风障症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