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水液外渗。《素问·宝命全形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①即阴挺。相当于子宫脱垂。《医学正传》卷七:“产后阴脱,谓阴户中宫脱下也。”②指妇人因分娩损伤胞络,或举动房劳。而致阴户开而不闭,甚则肿痛,小便淋漓。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十
见调疾饮食辨条。
见清·刘斋甫《妇科三字经》。即正产。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膈气。详该条。
病名。亦称阳明腑证。《伤寒辨证·六经证治》:“潮热、自汗、谵语、发渴、大便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发斑发黄,狂乱恶热,脉沉数,病在府也。”治宜攻下燥实为主。《医学心悟·阳明经病》:“假如邪已入腑,发热
出杨子建《十产论》。即脐带。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