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统类
见沈氏尊生书条。
见沈氏尊生书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即木耳,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
病证名。指眩晕由心下或膈间停饮所致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证治汇补·眩晕》:“停饮眩晕
喻脉象的软弱。《灵枢·四时气》:“脉软者,病将下。”
①五脏的经脉。《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穴,分别位于第一至五指远端的指腹上。参见各条。《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
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纹色。详该条。
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暖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