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爹菜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风热犯肺,灼津为痰,痰热互结,壅塞肺系,气道受遏而失音。症见头昏身热,烦渴,汗出,咳嗽,喉痛失音。治宜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用银翘散、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瘖、暴瘖等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朱砂莲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末【介绍】:南宋医家。字希范,号紫虚道人。南康(今江西南康)人。精心钻研医术。他以《难经》中论脉浮、沉、迟、数为纲,论述了各种病证,写成歌括《脉诀》1卷。并将杜光庭《玉函经》一书加以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指出了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举凡胃的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都是传而不藏的。要
①经穴名。代号LI8。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4寸处。一说“在曲池前五寸”(《医学入门》)。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
嗣,指后代、子孙。广嗣即多子女。
锁子骨的别名。详拄骨条。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证名。指颈部肌肉筋骨疼痛。见《针灸甲乙经》卷七。多因经脉病变所致。《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绕肩胛引颈而痛。”可见于瘿瘤、落枕等病症。参见颈项强痛及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落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