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萎蕤

猜你喜欢

  • 人子须知

    见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条。

  • 三阳经疟

    病名。指疟疾之发于三阳经者。《症因脉治》卷四:“疟疾者,先寒后热,发作有定期,大约巳午未三时者多。若一日一作,太阳、少阳也;间日而作,阳明、少阳也;伸欠、恶寒头痛,太阳也;发热口渴,阳明也;有寒有热,

  • 十香舒郁丸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 脾泄

    病名。又称脾泻。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脾气虚弱所致。《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寿世保元·泄泻》:“

  • 毛耸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 外板

    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 细辛汤

    ①《银海精微》卷上方。细辛、防风、茺蔚子、知母、大黄、桔梗、羚羊角、玄参。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食后服。治眉毛倒睫,症见眼胞作肿,泪出痛痒,羞明怕日,赤涩难开,肉刺睛珠,渐生翳膜。②《审视瑶函》卷三

  • 暑热

    ①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②证候。外感暑邪的热证。《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 素女经

    房中类著作。成书年代及作者均不详。首见唐·甄权《古今录验方》所引,唐·王焘《外台秘要方》转录。书中通过黄帝与素女、高阳负问答形式,主要叙述房中禁忌及四时补益等内容。《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素女秘道经》

  • 刮肠

    病名。①即直肠泻。见《杂病广要·泄泻》:“日夜频并,饭食直过者,名曰刮肠。又《灵枢》所谓洞泄,《仓公传》迵风,皆此证也。”详见直肠泻条。②指粪便排出粘稠物。因似从肠中刮出,故名。《证治要诀》卷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