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蝦蟆瘟

蝦蟆瘟

病名。①瘟疫的一种。指头面肿赤为特证的疫病。又名浪子瘟大头瘟捻头瘟。《古今医鉴·温疫》:“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痛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蝦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景岳全书·瘟疫》:“大头瘟者,以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所以憎寒,发热,头目颈项咽喉俱肿,甚至腮面红赤,肩背斑肿,状如蝦蟆,故又名蝦蟆瘟。”参大头瘟条。②指众人同时患咽痛,或音哑者。《瘟疫论补注·杂气论》:“或时众人咽痛,或时音哑,俗名为蝦蟆瘟是也。”③指时行嗽。《证治要诀·诸嗽门》:“时行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两日即轻。记壬午秋,满城有此病,……得免者少,并呼为蝦蟆瘟。”宜用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方。参见时行嗽条。

猜你喜欢

  • 六经

    出《素问·热论》。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并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伤寒论》以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参见六经辨证条

  • 阳关

    经穴名。在腰部者称腰阳关,属督脉;在膝部者称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 窌穴

    泛指穴位。《针灸聚英》:“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

  • 身瘦不孕

    不孕症型之一。出《傅青主女科》。因瘦弱之人,性躁多火,精血不足,阴虚火旺,冲任胞宫失于濡润,精不得养,而致不孕。治宜滋阴补肾,养血调经。方用养精种玉汤。

  • 钱秀昌

    【介绍】:清代医家。字松汉。上海人。因臂部骨折,经时医杨雨苍治疗,遂从之学伤科,后以伤科名于当地。于1808年撰《伤科补要》一书(1818年刊行)。

  • 半生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 上水鱼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由血热为外寒所束,血瘀凝结而成。其证肿如高埂,长若鱼形,色紫作痛。治宜用砭法,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内治参见委中毒条。

  • 桑木灸

    灸法之一种,即桑柴火烘法,详该条。

  • 疳气入阴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疳气下注入阴,致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者。多由疳疾脾胃虚弱,以致水湿下注所致。临床可伴有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 谢玉琼

    【介绍】:清代医家。字昆秀,号璞斋,安城(今广西境内)人,精于儿科,善治痘疹,撰有《麻科活人全书》(1748年后改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