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晚清医家。字子雨。江苏扬州人。为当代名医,撰述有《脉说》、《难经正义》、《伏气解》、《痧疹辑要》等书,并参订《脉诀乳海》、《伤暑全书》等书。
病名。见《疡医大全》。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参见黄耳伤寒条。
病名。①指燥火所致的消渴。《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详燥火三消条。②指心脾受病,精血虚少,形体日益消削的病症,多因思虑不遂,心神耗散引起。出《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
【介绍】:(?~1584)明代医生。字耆祥。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因家贫而学医,日夜钻研《素问》、《难经》等名家学说,治病多验。著有《医家正统》、《行仁辑要》、《保赤方略》等书,未刊行于世。其子邦贤(
五行的气化。五行之间,相反相成,不断变化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宣平。”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见《湖南药物志》。为烟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即尸注,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色与脉相克(脉克色)之脉象。例如面色白得数脉,面色赤得沉脉之类。提示病情重笃。《难经·十三难》:“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
见辨证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