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瘊

足瘊

脚病名。即足部的各种扁平疣、寻常疣、粉瘤等。多为生物、物理刺激造成。症状轻微,后期转变为脚垫、垫黄或垫核后,疼痛显著;部分足瘊具有传染性。修脚业按其形态特点将足瘊分为刺瘊子(即寻常疣)肉瘊子(即扁平疣)、和粉瘊子(即粉瘤)三种。治法:局麻后,以脚刀用分除法切除。并可用药物外治

猜你喜欢

  • 坐臀生

    亦名坐生。《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

  • 金胜

    运气术语。指金运所胜,亦金克之意。《素问·本病论》:“木运太虚,反受金胜。”

  • 史以甲

    【介绍】:清代医家。字子仁。江苏江都人。年轻时从名医袁秦邮学医,长于脉诊。著有《伤寒正宗》一书(1678),主要是对张仲景著述的注释,并附许叔微、王好古、庞安时等名家的论述。

  • 六经

    出《素问·热论》。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并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伤寒论》以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参见六经辨证条

  • 镇痉

    同解痉。详该条。

  • 曲颊

    又名曲牙。颊,是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相当于下颔骨角。《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 赤浊

    病证名。①指以小便浑浊色赤为主要症状的疾患。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属便浊、溺浊。实即血尿。详便浊、血尿条。②指溺孔常流浊物挟血的疾患,属精浊。《证治要诀·白浊》:“精者血之所化,有浊去太多,精化

  • 伤肉

    伤食之一。《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肉,轻者山楂,阿魏;甚者硝石、硼砂。伤狗肉,杏仁、山楂。”《张氏医通》卷二:“伤诸肉食,用草果、山楂。”亦

  • 肠遗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不通,灸挟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肠遗,随年壮。”并有注谓:“一云二寸半。”近代多以中极穴旁开2.5寸定位。本穴《腧穴学概论》名肠道。

  • 溻皮疮

    见《外科选要》卷六。即胎溻皮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