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之别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详疝条。
病证名。惊风之一。清·许宣治《许氏幼科七种》小儿惊风发搐“壮热痰涌,抽掣无声者,俗名哑惊。”用羚角钩藤、琥珀抱龙丸。
见《湖南药物志》。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裘庆元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半边旗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不分卷。清·姜天叙撰。刊于1796年。本书重点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并对霍乱、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解放后有排印本。
经脉的通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见《广东中药》。为铁包金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多由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消磨食物,以致停滞不化,而成腹大颈细,全身黄瘦的病候。参见丁奚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