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地骨皮、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熟地黄、人参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送下。功能补诸虚,安五脏,坚骨髓,养精神。治五脏虚损。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医垒元戎》方。人参一两半,菖蒲、远志(去心)、茯神(去心)、茯苓各一两,朱砂一钱,白术、麦门冬(去心)各五钱,牛黄二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治心虚痰热,心烦惊
病名。①指腹腔内的肿块。《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一云痰),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杂病广要·积聚》:“大抵积块者,皆因一物为之
出《万氏家抄方》。为款冬花之简称,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即定志丸第一方,见定志丸条。
即水针疗法,见该条。
按诊。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较正常冷,主阳虚。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心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