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见医述条。
指在表的邪气。六淫外感,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出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或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参表证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即健忘。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古病名。①指风在腠理而致汗泄的病症。《素问·风论》:“外在腠理,则为泄风。”《类经·风证》:“泄风者,表不固也。”《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泄风》:“腠理为渗泄之门,风若中之,外不得入,内不得出,风搏汗泄,
证名。出《素问·调经论》。指肌肉动如虫蠕的感觉。多因风湿、热伤脾,卫气不荣肌肉所致。《医学入门》卷一:“脾受风湿则卫气不荣而肌肉蠕动。……脾热者,色黄而蠕动也。”《奇效良方》卷二:“风热壅实,上攻头面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顶门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