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因孕后肾气虚弱,又因湿伤于肾,以致相引腰背串痛。若痛不止者,易致坠胎。治宜补肾、祛湿、安胎。方用青娥丸。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见《药籢启秘》。为蟾蜍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书名。清·程云来问,喻嘉言答(此即《尚论后篇·答问篇》)。1768年程氏提出有关伤寒发病、病理、临床辨证和治疗等多方面的疑问共16问,喻氏一一予以答辨。28年后,复由徐彬传录刊行,题名《伤寒抉疑》。
舌本痿软,不能举动的舌象。为心气伤损之征。若淡红而痿者,为气血不足;若深红而痿者,为气血热盛;若紫红而痿者,为脏腑热极;若绛红而痿者,为阴亏已极(见《伤寒舌鉴》)。当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决定治法。
【介绍】:见汪副护条。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木曰敷和。”张景岳注:“木得其平,则敷布和气以生万物。”
病名。《医学心悟》卷三:“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闭之也。其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主之。”参见暑病条。
见《本草从新》。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①病名。出《灵枢·痈疽》。疮面浅而大者为痈,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灵枢·玉版》:“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②形容疮疡之大者。如《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