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因惊而引起的发丹。《活幼心书》:“婴儿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然眼泡红晕微起,面带青黯色,日夜烦啼,或面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面不红者。始因居胎之时,母受重惊,惊邪伤胎,递相传袭;降生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赤候。指从阴道流出淡红似血非血的粘液,淋沥连绵不断,称为赤带。多因忧思积伤心脾,肝郁火炽,灼伤冲任带脉所致。治宜扶脾气、清肝火。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①眉毛的内侧端。②指攒竹穴。属膀胱经。位于眉毛的内侧端。《素问·骨空论》:“从风憎风,刺眉头。”王冰注:“谓攒竹穴也。”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水液外渗。《素问·宝命全形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介绍】:见陈会条。
【介绍】:见魏直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仙传外科集验方》。“附骨疽,又名白虎飞尸。”详附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