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病证名。①指初生儿大便不通。婴儿出生后二、三日不大便,除生理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壅结,或胎禀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所致。胎热者宜清肠,用一捻金;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先用独参汤,继以蜜煎导法。②脐风三证之一。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黄鳅痈。见该条。
产科著作。1卷。清·黄阳杰编。刊于1798年。此书列保胎、保产、产后、保婴四章。强调胎前宜清心节欲、动静相宜;临产当遵《达生编》之“六字真言”;产后须舒情畅志、调护静养。最后详述接生方法及新生儿护理。
即耳上,见该条。
病证名。见《不居集》卷二十一。又称酒泄。详该条。
病名。一作痹。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等症。《医林绳墨·痹》:“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参见痹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