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唇。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代医生。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人。生平事迹不详,因子女几人死于痘疹,后根据钱乙等医家关于痘疹论述中的方药,在痘疹流行时,对其余子女进行治疗而痊愈,于是进一步采集诸家关于痘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症。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道教经典及气功著作。不分卷。撰于晋代。传为晋武帝将军魏舒之女魏夫人著。包括《上清黄庭外景经》(又名《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和《上清黄庭内景经》(又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两部分。撰述系用歌诀体裁。《外景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