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溪

阳溪

经穴名。代号LI5。出《灵枢·本输》。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经(火)穴。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拇指尽处是穴。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耳聋,手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62)。

图62

猜你喜欢

  • 室女经闭胀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气滞血瘀而致经闭,腹胀作痛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 夹口疮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即剪口疮,详该条。

  • 鹰爪建力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上体端直,两手置于腰际,开拳并指微屈,掌心朝上,单臂前伸,随即翻掌收回,两臂交替。

  • 聤耳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

  • 酒积腹痛

    病证名。指嗜酒无度、湿热伤脾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酒积腹痛之症,痛而欲利,利下黄沫,天明即发,饮酒痛甚,小便赤涩。”治疗如痛而欲利,脉沉数者,枳壳大黄汤;口苦舌干,干葛清胃汤;利下黄沫,栀连

  • 魏玉璜

    【介绍】:见魏之琇条。

  • 白水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脉确

    脉学专著。1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字之韵论析。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

  • 吞口

    肩解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俗名吞口。”

  • 呷蛇龟

    出《新修本草》。即夹蛇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