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出杨子建《十产论》。即脐带。详该条。
病证名。指患血崩而兼带下。《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脏腑久冷,素有赤白带下,复因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以致暴下,二者兼作,故谓经血暴下兼带下也”。治宜补气摄血止带。方用地榆汤(《圣济总录》:“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指手少阴心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血脉不通,面色暗黑,唇甲发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书名。即《古方新解》的增注本。详古方新解条。
偏枯的别称。出《素问·风论》。多由于风邪乘虚客于躯体的偏侧所致。《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参见偏枯、半身不遂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出《黄帝内经素问》。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