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伤卫疟

风伤卫疟

疟疾之一。一名温疟风疟。《症因脉治》卷四:“风伤卫疟,《内经》亦名温疟。风疟之症,《内经》云:风伤卫气,先热后寒。此言先后者,言多少也,言热多寒少之疟,是以不曰恶寒,而曰恶风自汗烦躁、伸欠也。不恶寒则寒少也;发热直至烦躁,热多也。若头痛背痛,发于午前者,太阳也;目痛鼻干,发于午后者,阳明也;发于寅卯者,少阳也。风疟之因,《内经》云,暑邪既伏,秋气收之,汗出遇风,与卫气并居,阴阳分争,内外相搏,而风邪伤卫之疟作矣。”脉弦或浮缓、洪长。治法如疟在太阳有汗,桂枝石膏汤;在阳明,白芷石膏汤;在少阳,小柴胡汤三阳俱见症者,《准绳》和解汤等方。参见疟疾条。

猜你喜欢

  • 飞痘

    病名。指牛痘接种部位以外发生的痘泡。多由种痘后搔抓,致痘毒传播或入营血所致。初起丘疹,继成水泡,逐渐扩大,中凹如脐,泡周焮红,泡液逐渐变成脓液,溃后结痂而愈。重者宜清热凉血解毒,内服清瘟败毒饮,糜烂者

  • 卒口僻

    口的别称。指突发口唇歪斜的症象。《灵枢·经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详见口条。

  • 虎咬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一般伤势较重,伤口血出、疼痛难忍、易于溃烂;如伤于致命处,亦可致死。治宜用生铁数斤,煮水外洗,并用地榆一斤、三七三两、苦参四两为细末和匀掺伤处,可止血止痛;或用白矾研末外掺

  • 面色黧黑

    黧,黑色。面色黧黑即指面部呈现黑色。多因饮邪久滞胸膈,或少阴气绝、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难经·二十四难》:“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此血先死。”《金匮要略

  • 瞳神细小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施发

    【生卒】:约1190年~?【介绍】:南宋医家。字政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青年时攻读医学并举子业,年长,弃科举专心学医。取《灵枢》、《素问》、《甲乙经》、《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用之有验者,撰《察病指

  • 九信菜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 ①片剂。把药物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糊或米浆,压成片状。也可将药物浓缩流浸膏加淀粉适量混合,压成片状。②将药切开之意。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为准。

  • 泥丸

    气功意守部位名称。①道家称上丹田为泥丸,即两眉之心。②医家称百会为泥丸(泥丸宫)。又,泥丸即囟门(囟会)。《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

  • 与点丸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清金丸第二方,见清金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