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香橘丹

香橘丹

见《中药制剂手册》。又名小儿香橘丹茯苓、苍米(米泔水炙)、橘皮香附(醋制)、白术(麸炒)各540克,法半夏、炒山药莲子、炒扁豆枳实薏苡仁(麸炒)、厚朴(姜汁炙)、炒山楂神曲(麸炒)、炒麦芽各360克,砂仁泽泻甘草各180克,木香9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日二次。功能理脾止泻,健胃消食。治停乳停食胃脘胀痛,呕吐泄泻,不思饮食。本方由《婴童百问香橘饼加减而来。

猜你喜欢

  • 平肾脉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脉来沉而滑利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 巨窌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③丝竹空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

  • 仿寓意草

    医案著作。2卷。清·李冠仙撰于1835年。作者盛赞《寓意草》,并仿其格式,故名。所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五官科等验案。案中议病、析因颇详,主张“药不执方,相宜而用”,同症异治,异症同治。立法处方

  • 气虚劳复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惟

  • 老虎脚迹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 顾澄

    【介绍】:见顾世澄条。

  • 拐角七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程琎

    【介绍】:参见程玠条。

  • 针向补泻

    即迎随补泻,详该条。

  • 寒湿头痛

    病证名。指寒湿上蔽,经气凝涩所致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如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寒湿头痛也。”《医钞类编》卷五:“寒湿头痛,首如裹,面如蒙,恶风恶寒,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