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阳明热盛阴伤,其症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故称消。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脐部,多见于婴幼儿。证治见疔疮条。
指太阳经病又併发阳明经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
见《中药材手册》。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详牵牛子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石龙子之别名,详该条。
是炼的异体字。详炼眉疮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协中条。
眼科手术方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包括钩与割两个步骤,“钩者,钩起之谓;割,割去也”(《证治准绳·杂病》)。此法常用于钩割攀睛胬肉或眼部赘生物等。
见补注神农本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