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两胁下痛

两胁下痛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

猜你喜欢

  • 棒子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翼首草之别名,详该条。

  • 海蚌含珠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施政卿

    【介绍】:见施发条。

  • 儿衣不出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 凌奂

    【介绍】:清末医家。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自称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以上又合称《吴兴凌氏二种》,1892年刊行)、《外科方外奇方》、《凌临灵方》;另增订

  • 五毒发背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 秘传内府女科

    见坤中之要条。

  • 笔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 下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较差的医生的称谓。《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工十全六。”意思是说,下工在治疗疾病上治愈率只有60%。《素问·八正神明论》:“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

  • 李生

    【介绍】:宋代医生。泗州(今安徽盱眙)人。原为儒生,后弃儒从岳父杨介习医,精通医术,曾任医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