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判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病证名。指瞳神歪斜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仁不正、瞳神偏射、瞳欹。多因风热毒邪,或外伤等引起。证见“瞳神歪斜,或如杏仁桃核,三角半月”(《张氏医通》卷八)。常由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迸出,或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本草通玄》。即玄参,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孙能迁撰。刊于1760年。本书系作者治疗小儿斑疹的经验总结。卷上记述该病的病理和治疗方药;卷下为作者经治医案。书名“阙待”,是作者认为要“阙其疑以待损益”的意思。
出《灵枢·经别》等篇。又名嗌、咽嗌、喉嗌。古名嚥。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重楼玉钥》:“咽者,嚥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古代医籍常咽、喉并称。《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