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津
即亡津液。详该条。
即亡津液。详该条。
见《开宝重定本草》。即益智仁,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小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指午时。《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参见十二时条。
古通泻。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②针刺手法之一。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呈内八字形,屈膝下蹲,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即大肠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慄不复。”
【介绍】:见沈贞条。
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