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全元起

全元起

【生卒】:六世纪

【介绍】:

隋代医家。籍贯不详。《南史·王僧孺传》记述他曾任太医侍郎,较早注解《素问》,原书已佚,部分内容保存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注文中,对研究《素问》有相当参考价值。此外还著有《内经训解》,已佚。在学术上他“悉祖《内经》,以医鸣隋”,有“一时慕之如神,患者仰之,得元起则生,舍元起则死”的评论。

猜你喜欢

  • 薜(bì 壁)衣道人

    【介绍】:见祝尧民条。

  • 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详该条。

  • 原蚕屎

    出《名医别录》。即原蚕沙,详该条。

  • 鱼络

    指大拇指本节后内侧(大鱼际)的络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临床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如该处充血,多为里经即大肠经病变。

  • 手心主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厥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手心主心痛,彻背,心烦,掌中热,咽干,目黄赤,胁满。”参见心痛

  • 酸甘化阴

    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①阴不济阳,患者表现失眠、多梦、健忘,舌赤糜烂,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以酸能收敛浮阳,甘能化生津气,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阳亢得平。②脾阴不

  • 阴火痛风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痛风》。指气血不足,阴火旺而有痰浊的痛风症。治宜补气血,调阴阳,参以清痰火。药用人参、白术、熟地黄、黄柏、山药、海石、南星、琐阳、败龟板、干姜等。参见痛风条。

  • 曲节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 肝虚目喑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指因肝虚引起的目视昏暗不清。“肝虚目暗,远视不明,眼花频起”(《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宜养肝明目,用补肝散(《杂病源流犀烛》方)加减。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候。

  • 锯草

    ①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洋蓍草之别名。②见《内蒙古中草药》。为蓍草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