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厘正按摩要术

厘正按摩要术

  • 厘正按摩要术

    述古斋医书叙叙二叙三叙四叙五凡例卷一·辨证觇神气审形色诊面察眼察耳察唇口察齿察鼻准验舌苔诊指纹察手足听声按胸腹询溲便候脉卷二·立法按法摩法掐法揉法推法运法搓法摇法汗法吐法下法针法灸法法砭法浴法法疏表法

  • 厘正按摩要术

    推拿专著。4卷。清·张振鋆辑。刊于1889年。本书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校订补辑而成。由于作者广泛征引有关文献,不仅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增补,编次也更为条理系统。卷一辨证,包括四

猜你喜欢

  • 舌痈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亦有胃中伏热熏蒸积毒而成者。初起舌赤红肿,如豆如樱,继之肿痛甚剧,痰涎增多,难于饮食语言。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 大风茅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 当归黄芪汤

    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当归、黄芪、地黄、川芎、地骨皮、芍药各半钱。为粗末,水煎服。治疮疡痛不可忍。如发热加黄芩;烦躁不得眠加栀子;呕则倍加白术。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黄芪、芍药各二两,

  • 久瘖

    病证名。①因病久而音声渐失之者。《类证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挟痰,宜滋肺肾之化源,咽干声槁

  • 赵良仁

    【介绍】:元末明初医家。字以德。江浦(今江苏江浦)人,迁居浙江。从名医朱震亨学医,在浙江一带有声名。著有《全匮方论衍义》、《医学宗旨》、《丹溪药要》等书,后二种已佚。

  • 虚涎

    六涎之一。由虚热上蒸,其涎并上。其症“初发作时,先觉清涎满口,渐闻心前有一物,上触咽喉中急促,闷倒不觉”(《史载之方》)。治宜灸气海,补暖脾胃。

  • 问汗

    十问之一。了解病人出汗情况,可辨别病的邪正虚实、表里阴阳。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发热、恶风、自汗为表虚;热不因汗减,为邪已入里,或为暑热、湿温等证。内伤病,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多属阳虚;睡

  • 特定穴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在四肢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在躯干有脏腑俞、募穴以及各经的交会穴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穴位。参见各该条。

  • 何鸿舫

    【生卒】:1821~1889【介绍】:清医家。原名昌治,后改长治,一字补之,晚号横泖病鸿。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世业医,已历二十四代。名医何其伟第三子。承家学精于医,并工诗能画,擅书法。其地多血吸虫病

  • 瓜瓤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证情多危重。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参见瘟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