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曾鼎《妇科指归》。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见玉函经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小便颜色较正常时黄,甚至带红色,有寒热虚实之辨。《杂病源流犀烛》卷七:“小便黄赤,实热病也。凡脏腑皆能为之,而下焦更甚。经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宜火府丹。又曰:胃气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芦叶,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经效产宝》。多因产后气血暴虚,虚阳上冒清窍,或恶露不下,内有停瘀,上攻心胸所致。若属虚证,症见分娩后忽然头晕,昏厥,不知人事,治宜温养气血,活血祛瘀,方用清魂散或黑神散;若兼见肢冷,自汗,恶
病证名。亦名胎前虚热。《女科秘宝》:“初孕自发大热,服凉药更甚,此胎之虚热也,服四物汤再加人参、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