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古代关于针灸取穴方法的一种学说。它认为人体的气血在经脉中循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盛衰开阖的不同;因而主张以十二经的五输穴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来决定某天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这种学说从总体来看,认识到人体经脉气血的变化受到自然界日、时变异的一定影响,有它合理的因素。但有些内容尚待今后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加以整理提高。

猜你喜欢

  • 清热法

    详清法条。

  • 三片风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见医学正印种子编条。

  • 密筒花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马缨花之别名,详该条。

  • 反关痘

    病证名。指气分毒邪,相夹交争,肌肤闭塞,以致毒气内攻的痘疮。明·秦景明《幼科金针》论反关痘谓:“其症狂言谵语,烦躁不宁,手足抽掣,目劄,腹胀,隐隐不振,昏睡不醒,或见斑点即没。”治宜宣毒透表。若大小便

  • 经量

    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总量约为50~100毫升左右。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等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的生理范畴。如有病理变化,血量过多或过少,均属病态。参见月经过多,月经过

  • 十指疔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 仁当·东桑嘉措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 刀癣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瘙痒性疾患。《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形无匡郭,纵斜无定是也。”多因风、湿、热三邪侵犯肌肤,蕴郁日久所致。皮损边缘不整,无一定形态,纵横排列不定,瘙痒明显。治宜消风清热利湿,内服

  • 大活血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