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芸木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

药材名称小芸木

拼音Xiǎo Yún Mù

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

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imum (Buch.-Ham.)Roem.,以入药。全年可采,晒干。叶阴干或鲜用。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散瘀止痛。根:感冒咳嗽,胃痛,风湿骨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或根研粉酒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芸木

药材名称小芸木

拼音Xiǎo Yún Mù

别名鸡屎木、山黄皮(《广西中草药》),癞蛤蟆跌打、野黄皮(《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芸香科植物小芸木根、树皮。全年可采。晒干用。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轴及花轴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斜卵形至斜卵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圆或钝,不对称,全缘或微呈波状,两面无毛或叶脉上被短柔毛,密布透明腺点。顶生或腋生伞房状圆锥花序;花白色。浆果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金黄色或红色,有油腺点。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丛林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广西中草药》:"苦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温中,散瘀。治感冒,疟疾,风涅痹痛,胃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草药》:"行气祛痰,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感冒咳嗽,胃痛,风湿骨痛。"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疏风解表,温中行气,消肿散瘀,止血。治流感,疟疾,跌打损伤,胃痛,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叶,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复方治跌打肿痛:小云木根,研末酒调;或鲜小云本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芸木

药材名称小芸木

拼音Xiǎo Yún Mù

英文名Entire Micromelum, Root of Entire Micromelum

别名鸡屎木、山萸皮、癞蛤蟆跌打、野黄皮野茶辣、小黄皮半边风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小芸木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melum integerrimum (Buch.Ham.)Wight et Arn.ex Roem.[Bergera integerrima Buch.H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剥取树皮晒干;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芸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小枝、叶柄、叶脉、花轴及花枝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2-5mm;小叶7-15,斜卵形至斜卵状披针形或镰刀状,长7-12cm,宽1.7-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或钝斜,不对称,全缘或微呈波状,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被短柔毛,密布透明腺点。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柄长2-4mm;萼片5,广三角形,长约1mm;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5-7mm,外面被毛;雄蕊10,长短互间,长约与花瓣等长;子房上位,被长毛,5室,每室有2胚珠,子房柄伸长,在成熟果时明显。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0-12mm,厚5-7mm,熟时金黄色或朱红色,有油腺点。种子1-2颗。花期9月至翌年2月间,果期3-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岭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芸木宁(micromelin),东莨菪素(scopoletin)。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胃;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温中行气;散瘀消肿。主流感;感冒咳嗽;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草药》:行气祛痰,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感冒咳嗽,胃痛,风湿骨痛。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疏风解表,温中行气,消肿散瘀,止血。治流感,疟疾,跌打损伤,胃痛,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马

    《中国药典》:海马药材名称海马拼音Hái Mǎ英文名HIPPOCAMPUS别名水马、对海马、海蛆[幼小海马]来源本品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 白蔹子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药材名称白蔹子拼音Bái Liǎn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

  • 翅茎香青

    药材名称翅茎香青拼音Chì Jīnɡ Xiānɡ Qīnɡ别名白四棱锋、枫茄香。出处浙江《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来源为菊科植物翅茎香青的全草。秋季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特殊芳香

  • 四方木皮

    药材名称四方木皮别名火焰木来源豆科无忧花属植物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 Merr. et Chun,以树皮和叶入药。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叶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

  • 红茴香叶

    药材名称红茴香叶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66%。种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功能主治《浙

  • 脐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药材名称脐带拼音Qí Dài别名坎炁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微咸,温。用法用量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

  • 扭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子菜药材名称扭子菜拼音Niǔ Zǐ Cài来源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全草入

  • 东北延胡索

    《中药大辞典》:东北延胡索药材名称东北延胡索拼音Dōnɡ Běi 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Amurensis别名土元胡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阔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阔叶垂头菊药材名称阔叶垂头菊来源菊科垂头菊属植物丛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stenactinum Diels,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性味苦,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