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平推法

平推法

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分别以手指、全掌、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为着力点,贴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上,用力向前作直线移动。有温通经络利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等作用。《灵枢·刺节真邪》:“以两手四指……推下至缺盆中……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保赤推拿法》:“推者,医指按儿经穴,挤而上下之也。”《厘正按摩要术·推法》:“推须着力,故推必沾汤,否则有伤肌肤。……推从摩法出,……按少而摩多者,均以宣通为得其法也。”

猜你喜欢

  • 旋推法

    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回旋移动,用力较轻,不带动皮肉筋脉。

  • 鬻(yù 育)婴提要说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

  • 大肠水

    病证名。浮肿的一种类型。因大肠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大肠转化失常,气机紊乱,水湿内停,聚散无常所致。临床特征为浮肿,乍虚乍实(水肿时消时肿,时而便溏,时而便秘)。治宜化湿利水,用胃苓汤。

  • 增液润下

    详润下条。

  • 髌骨折

    病名。出《伤科补要》卷二。即膝盖骨损断。详见该条。

  • 壁虱胡麻

    出《本草纲目》。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 咽门

    解剖部位名。见《灵枢·肠胃》:“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俗称喉头。指在口腔之内,为饮食水谷之门,其下部与食道相连。《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对咽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咽门者,肝胆之候。若藏热

  • 引火归原

    治疗肾火上升的方法。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痠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

  • 补注洗冤录集证

    法医学著作。5卷。宋·宋慈撰,清·王又槐增辑,阮其新补注。本书是《洗冤集录》增补注释本的一种,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参见洗冤集录条。

  • 涎液不收

    即流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