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别六合之一。出《灵枢·经别》。指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相合而言。参见六合条。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撰《痈疽论》2卷。
见《履岩本草》。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湿浊上蒙,清阳不升而致的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湿厥头痛,冒雨伤湿,头重眩痛,阴雨则甚。”由湿浊上壅所致。证见头痛眩晕,头重身重,阴雨时病情加剧,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温阳化湿为主。用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
病名。痛同消。即三消。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详三消条。
【介绍】: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
指纹深红紫暗,主热邪郁滞(见《四诊抉微》)。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即熨目。见该条。
病名。即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多因跌打、扭挫所致。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